中学生综评网 2025-07-19
7月2日,教育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部署推进会,深入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和三年行动计划,按照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要求,全面部署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“教育评价改革试点”。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王光彦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会议指出,要深刻认识试点“既是改革任务也是改革方法”的特殊作用,深刻认识教育评价“事关教育发展方向、事关教育强国成败”的重大定位,深刻认识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是破解“世界性、历史性、实践性难题”的重大攻坚任务,切实增强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。
会议强调,要紧盯目标、点面结合,扎实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试点任务。省级统筹试点要聚焦地方党委和政府、学校、学生、教师和用人单位五类主体评价改革,引导树立正确教育政绩观,完善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标准体系,健全有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机制,构建有利于教师潜心育人、静心治学的制度环境,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和选人用人导向。重点突破试点要聚焦基础教育“四个质量指南”细化落地、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、同行评议机制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激励、人工智能赋能评价改革5个方向率先突破。
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黑龙江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湖南、广东、重庆、陕西、新疆15个省级统筹试点单位和20个重点突破试点单位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,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
艺术课程的记录不必追求完美,而在于真实呈现。它让艺术学习从 “感觉性的体验” 变为 “可回溯的成长”,让每一次课堂参与、每一件作业成果都成为艺术素养积累的基石,最终帮助学习者在艺术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节奏。
艺术素养的本质是 “对美的感知与创造”,考级证书能证明技能熟练度,而非文化理解与创新能力。非遗体验活动中,从指尖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,到用创意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,再到带动更多人感受非遗之美 —— 这个过程本身,就是艺术素养最生动的证明。
艺术感悟的核心是 “真实的触动”:不必追求深刻的艺术评论,只需诚实地记录 “看到了什么细节、产生了什么联想、带来了什么改变”。当感悟里有具体的色彩、温度、个人故事,即使没有华丽的词藻,也能让别人感受到 “艺术真的走进了你的生活”—— 这正是综评中艺术素养评价的核心诉求。
艺术素养的核心是 “用艺术表达自我、连接他人”,考级证书只是其中一种证明方式。教室布置的创意、手工制作的巧思、艺术分享的热情,这些日常实践中流淌的审美与创意,恰恰能让艺术素养记录更真实、更鲜活。
158427812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