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生综评网

视听栏目

更多资讯

  • 草药秘境之探索自然的良药
    草药秘境之探索自然的良药

    草药秘境之探索自然的良药【社会实践】秋日暖阳下,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上,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 “草药秘境” 活动热烈展开。学生们怀着好奇与期待,俯身探寻大地的馈赠。他们轻轻挖起一株株百草,仔细观察叶片的形状、茎干的纹理,认真聆听讲解,了解每种草类植物独特的习性与功效。从常见的蒲公英到鲜为人知的小众草药,每一次发现都像是解锁了自然的一个小秘密。这场活动,让学生们走出书本,与鲜活的植物亲密接触,在实践中

  • 悟芦苇精神,展青春风采
    悟芦苇精神,展青春风采

    悟芦苇精神,展青春风采【艺术素养】在水边芦苇丛畔,大家观察芦苇生长,听其扎根湿地、随风摇曳却不倒伏的故事,触摸茎秆纹理,感知它在水泽间坚韧生长的力量。随后,学生们以芦苇为 “笔”,编织出活灵活现的小动物,让芦苇焕发新童趣。从认知芦苇生命密码,到亲手赋予其创意形态,这场活动让自然知识与实践创意交融。学生们在亲近芦苇中,读懂坚韧与适应的智慧,把湿地生灵的启迪,化作青春成长里的奋进底气,向着阳光拔节生长

  • 发现成长的力量
    发现成长的力量

    发现成长的力量【学业水平】在蓝天碧水的见证下,一场青春互动正在上演。学生们围聚成圈,在趣味游戏里协作、挑战。每一次互动,都是勇气的试炼;每一回配合,都藏着成长的密码。这里没有枯燥说教,只有并肩前行的欢笑,让大家在自然与伙伴的联结中,发现团队的力量,解锁成长的惊喜,把美好瞬间酿成青春的养分~

  • 寻找树之痕
    寻找树之痕

    寻找树之痕【劳动与社会实践】在葱郁的树下,一场独特的自然探索活动正悄然开展。学生们化身自然观察者,手持拓印纸,专注于树皮的纹理世界。他们轻轻将纸覆在树干,用工具仔细拓印,让树纹的岁月痕迹,一点点在纸上苏醒。这不仅是简单的手工创作,更是一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。通过触摸、复刻树皮纹理,学生们读懂树木的生长故事,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坚韧。每一张拓印作品,都是自然馈赠的独特礼物,让大家在探索中,收获对生命的敬畏

咨询电话

15842781290

《初中综评首次填报?思想品德 / 社会实践栏目填写模板(附常见错误)》

中学生综评网 2025-07-21

初中综评首次填报时,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栏目是展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板块。这两项内容不仅需要真实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,更要符合高中对 “全面发展” 的评价标准。以下结合填写逻辑、模板示例及常见错误,提供具体指导。

思想品德栏目填写需紧扣 “行为细节” 与 “价值体现”。该栏目核心是通过具体事例证明学生的品德修养,而非空泛的形容词堆砌。填写可分为三个层次:日常行为表现(如遵守校规、待人接物)、集体参与(如班级事务、团队协作)、价值追求(如责任担当、理想信念)。

模板示例:

“在校期间连续两年担任班级纪律委员,每日提前 10 分钟到班整理晨读秩序,主动协调同学间座位调整纠纷 3 次,获‘班级协调之星’称号(附班级投票记录)。参与‘校园诚信驿站’志愿服务,负责无人售货区管理,三个月内实现零差错记录,带动 3 名同学加入值守。疫情期间协助社区统计独居老人需求,通过制作‘需求便利贴’帮助 6 户老人解决购药、买菜难题,获社区居委会感谢信。”

此模板的优势在于:用 “具体时间 + 量化成果 + 第三方证明” 替代抽象描述,既体现日常表现,又突出社会责任感,符合高中对 “知行合一” 的评价导向。

社会实践栏目填写要突出 “过程深度” 与 “成长收获”。高中更关注实践活动的 “参与质量” 而非数量,需清晰呈现活动的背景、个人角色、具体行动及认知提升。建议采用 “背景目标 — 执行过程 — 成果反思” 的三段式结构。模板示例:

“活动名称:‘老物件里的城市记忆’社区口述史采集(2024 年 7 月 —8 月,累计 40 小时)

核心行动:作为小组组长,组织 3 名同学走访社区 12 位老人,设计采访提纲(含‘家庭物件与时代变迁’等 8 个主题),整理录音素材 560 分钟,剪辑成 3 段微视频(《搪瓷缸里的岁月》等),在社区公众号推送后获 2000 + 阅读量。

个人收获:学会用‘追问法’引导老人回忆细节(如从‘您的旧粮票有什么故事’细化到‘用粮票换过最难忘的东西是什么’),深刻理解‘倾听也是传承’。”

该模板通过 “角色定位 — 具体方法 — 认知升级” 的逻辑,展现了实践中的主动性与思考深度,比单纯罗列 “参与社区采访” 更有说服力。

两类栏目填写的常见错误需重点规避。思想品德栏目易出现 “空泛化” 问题:如仅写 “尊敬师长、团结同学”,未搭配具体事例;或过度堆砌荣誉,却未说明荣誉背后的行为逻辑。正确做法是 “一事一议”,用细节体现品质 —— 例如将 “乐于助人” 细化为 “连续两周帮骨折同学抄笔记,同步整理课堂重点标注”。

社会实践栏目常见 “重形式轻内容” 的误区:仅记录 “参与环保活动”“去敬老院慰问” 等活动名称,未说明个人分工、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。更需避免 “成果夸大”,如将 “协助分发物资” 描述为 “负责活动统筹”,这类偏差可能因缺乏佐证材料被认定为无效信息。规范写法应体现 “真实角色”,如 “作为活动记录员,用表格统计 30 位老人的兴趣爱好,为后续活动提供参考”。

首次填报还需注意 “佐证材料匹配度”:思想品德栏目的荣誉需附校级以上证明(如奖状扫描件),社会实践的成果需关联具体产出(如活动照片、调研报告封面)。同时要避免 “时间冲突”—— 例如同一时间段既填写 “参加研学旅行” 又标注 “在校上课”,这类细节矛盾会影响综评可信度。

总之,思想品德栏目要做到 “以小见大”,用日常行为折射品德;社会实践栏目要实现 “以实见长”,用过程细节体现能力。两者共同的核心是 “真实具体”—— 避免套路化表述,用个性化经历展现独特成长轨迹,才能让综评材料在高中衔接中发挥真正的参考价值。


上一篇:《初中综评与高中衔接:哪些活动高中会 “优先认可”?》

下一篇:《初一 / 初二 / 初三综评重点清单:不同年级该盯哪些栏目?》

咨询热线: 15842781290